Joyeux澜青

扎根在土地上,去热情

鲁迅《狂人日记》读感

△ 依然是个水水的书评,全文2000+

△我爱迅哥儿一辈子

△“从来如此,便对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鲁迅《狂人日记》读感


     在读之前我想:这个“狂人”到底是哪种“狂”呢?是自傲自负出言不逊的狂人,还是精神癫乱的狂人?读到第一章,答案就已经昭然若揭了


“今天晚上,很好的月光。我不见他,已是三十多年;今天见了,精神分外爽快。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,全是发昏;然而须十分小心。不然,那赵家的狗,何以看我两眼呢?我怕得有理。”[1]


     余华曾称赞过鲁迅先生文笔的巧妙:“我吓了一跳,心想这个鲁迅有点厉害,他只用一句话就让一个人物精神失常了。另外一些没有才华的作家也想让自己笔下的人物精神失常,可是这些作家费力写下了几万字,他们笔下的人物仍然很正常。”确实,鲁迅用第一人称,以自然的语气说赵家的狗看了“我”两眼,我感觉其妙就妙在仿佛赵家的狗看我两眼在“我”眼中是“自然而然”有意味的,就是这种“我”之以为常、但实际上很不寻常的精神状态的描写,让我们轻而易举地感觉到这个人精神失常了。


     从心理学角度看,狂人似乎是一个患有迫害妄想症的人,在文中他仿佛是有病的,但其实他的思想是最无病的,他是鲁迅塑造的一个典型的思想启蒙者形象。


     小说中,狂人异乎常人的思想行为特征导致了他在生活环境中受到排挤、敌视,被认为“有病”,但他却一语道破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“吃人”的社会本质。作品中的狂人,实际上是一个象征性的形象。“鲁迅明写狂人的狂态,实际上笔笔触动的都是读者思考时代、社会、人生真谛的心弦。狂人不是一般典型性格,他是象征性的,是整个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思潮的艺术象征。”[2]


     小说读下来,我大致体会到了鲁迅先生想要表达的几点东西,下面对应到具体段落来说。


     “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,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,只有廿年以前,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,踹了一脚,古久先生很不高兴……但是小孩子呢?那时候,他们还没有出世,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,似乎怕我,似乎想害我。这真教我怕,教我纳罕而且伤心。我明白了。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。”

     “没有吃过人的孩子,或者还有?救救孩子……”[1]


     从这两个部分,我感到了鲁迅对于孩子的看重。在我的印象里,鲁迅是铮铮的战士,他的笔锋向来辛辣锐利、毫不留情,譬如这段话里用古久先生来指代封建社会,是非常的讽刺,也表明他一直在与旧势力作斗争。但对于青年,对于孩子,对于这些中国的新鲜血液,他向来是宽容的,或者说对他们是怀有殷切期待的。所以他愈加痛恨于这个“吃人”的社会对孩子的腐蚀,他呼吁“救救孩子”,救孩子,就是救中国的未来。


     其中还有很多让我感受极深的句子。


     “古来时常吃人,我也还记得,可是不甚清楚。我翻开历史一查,这历史没有年代,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‘仁义道德’几个字。我横竖睡不着,仔细看了半夜,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,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‘吃人’!”[1]


     为什么鲁迅说中国的历史是吃人的?以前我只觉得这个论断是振聋发聩,但并没有深究他这么说的原因。仔细想想,这历史之所以是吃人的历史,是因为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主义制度吧,它毒害腐蚀了中国。我想起来了祥林嫂,想起来了孔乙己,也想起来了小栓。封建王朝下几千年来的中国人,尤其是底层劳动人民,哪里不是在被吃呢?而吃人者何尝也不是在被腐蚀、被吃了心?


     而在这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下,在世世代代被压迫至麻木的中国人中,鲁迅高呼:“从来如此,便对么?”[1]这句话被我奉为圭臬。我总在想,有很多一直存在的“大家都这样”“一向都是”一定就是金科玉律吗?一定就是正确的吗?如果所有从来如此都永远不会改变,不会被推翻,那么这个社会又如何能进步呢?况且随着时代的改变,有些曾习以为常的事情本就已是错误,譬如封建王朝下的人民已做稳了奴隶,习惯了被压榨、奴役,他们默默忍受、不多思考,这难道会是对吗?更具体点,女性一直都被要求缠足,这也是从来如此之对吗?该往小了说,如果每个人都按“从来如此”的标准做事,那么人的个性又何在,人之所以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在哪呢?所以我不盲从从来如此之事,我要自己去衡量。


    回过头来,看小说序里的:“劳君远道来视,然已早愈,赴某地候补矣。”[1]狂人的病好了,他终于做回了“正常人”。一阵无力的悲哀。


     或许这也表明了鲁迅自己一直在想的事情:思想启蒙只是个开始,其后要走的路还很长,需要更多的斗争才能胜利。“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,启蒙之后不仅有更漫长的道路,而且需要更加实际的行动和斗争。在’大夜弥天‘之下,如果知识分子只满足于呼吁和冷嘲,而不以更大更坚韧的热情寻求出路,那么他们的议论终将沦为空洞的废话。” [3]


     《狂人日记》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,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,抛开这盛名,它的启蒙思想更是重若千钧。《狂人日记》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,小说中“狂人”,超乎寻常的思想和行为特征导致了他在生活环境中受到排挤、敌视,被认为有病,这正是五四时代知识先驱者的真实写照。而狂人发现了社会的“吃人”本质,曾试图想要改变这个“吃人”的世界,却最终又重新融入到“吃人”的世界中去了。主人公“狂人”是一个觉醒者形象,也是一个思想启蒙者的形象,而其最终令人扼腕的结局,也暗示着革命的曲折,需要恒久的坚持。《狂人日记》的经典性不仅体现在它的文学史地位上,也体现在它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中。


     人民无论身处什么时代,都要拥有挺身而出,打破黑暗与蒙昧的勇气与坚持到底的坚韧。鲁迅的话从未过时,很多话放到现在依然是鞭辟入里,我想,是因为他不仅在挖掘一个时代的劣根,还是在挖掘人性的劣根。人性之恶,或许是最根深蒂固的东西,惟以教化,才能端正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参考文献

[1]鲁迅.鲁迅全集(全十八卷)[M]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2015.

[2]胡君.论《狂人日记》中“狂人”形象的经典性[N].淮南师范学院学报,2012,14(03):62-63.

[3]张洁宇.鲁迅那代人的醒和怕——重读《狂人日记》[J].文艺争鸣,2018(07):12-17.


[ 有一段忘标引用了,不想管了……反正只是个书评ԅ(¯﹃¯ԅ) ]

评论(5)

热度(177)

  1. 共16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